12月18日下午,国乐系第37场班级音乐会在排练楼302举行,此次音乐会由国乐系2024级承办,邓颖同学主持。
首先是由杨家烨、梁政艺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扬琴重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此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体现人民对红军的拥护。
![](/__local/7/D8/C4/0527001FE89C483903CC2884BFF_2A5ED3C9_239A6.jpg)
《龙舞》是由作曲家徐昌俊创作的排鼓独奏曲。该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节奏鲜明强烈,全恬朵同学通过排鼓丰富的音响效果,生动展现出龙舞的灵动与活力,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喜庆气氛。
![](/__local/2/77/3E/1AA8974D13E61FF00CD2FDFA9B3_3E1CC58F_232CA.jpg)
高胡独奏《平湖秋月》是一首广东音乐名曲,后经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改编为民族乐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刘旻玥同学的演奏格调清新,把广东音乐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出来。
![](/__local/0/B9/AC/9A518F13D8BC5791A2B82BE139D_FB44D8B2_1E7B5.jpg)
唢呐独奏曲《湘江情》采用湖南民歌及花鼓戏素材编写而成,格调质朴,歌颂了湘江人民对故乡的热爱和欢愉之情。葛逸心同学的演奏优美和婉,如歌般表达出作品舒展而洒脱的层次变化。
![](/__local/C/1B/F1/4ED84A571077D9FC65B083589BE_0F9DD8EB_2326F.jpg)
《虚籁》是刘天华先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苦苦思索时所作。乐曲起初沉缓,后转明朗,抒发了作者的浩然之气,也表达了他对民族音乐的振兴充满信心。彭紫钰同学的演奏感情真挚,流露出她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思考。
![](/__local/5/92/FA/95F056A90395DD2968F321ADD7B_19306E53_1D149.jpg)
《第一二胡协奏曲》由作曲家关乃忠创作,体现了他鲜明的创作个性及其独特的创作理念、音乐风格。作品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虽融入现代音乐技法,但可听性极强,拓展了二胡的演奏技术及音乐表现力。聂嘉泰同学的演奏潇洒大气,极富表现力。
![](/__local/A/4A/9C/4630F33A19EFA1D4149F3AB6A0D_FD5CC5E3_1735E.jpg)
《草原抒怀》是一首表现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的中阮名曲,运用了多种演奏技巧手法,曲调悠扬、辽阔。黄思彤同学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彷佛将观众置身于美丽的草原之中。
![](/__local/6/BD/87/25D311D6D8A4773B081ADC29F70_ED9A51AD_1EDDD.jpg)
《海德薇变奏曲》是由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陆泓烨同学采用国乐改编编配,赋予了此曲新的活力。现场,徐乐、邓颖、罗怡竹、邓子川、于金汐、孙凡汐六位同学的默契配合,营造出浪漫的音乐氛围,深受听众喜爱。
![](/__local/6/7E/C6/874D608C55E8D6940FB86F65706_87F16313_22D89.jpg)
通过参与班级音乐会,国乐系学子不仅展示了自己精湛的技艺,更培养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国乐系学子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为我国民族音乐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