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丨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在广州外国语学校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24-12-20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12月17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州市教育局、星海音乐学院承办的“2024年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在广州外国语学校成功举办。我系党总支书记林雄君,广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彭斌、副校长方剑,广州外国语学校约500名师生现场观看了演出。我系键盘与吹打教研室主任陈晓萌主持了音乐会。

音乐会开场,我系粤乐南音广东音乐小组演奏了小合奏《春之岭南》,此曲是由我校李复斌教授创作的具有广东音乐风格的民族室内乐作品,作品主调旋律动机运用是由电影《客从何来》的主题歌《迎宾曲》,通过民族器乐演奏展现了春夏秋冬四季随机切换的岭南,岭南的春天都用勃发的姿态展示着饱满的希望和期待,畅快大气的逸趣。

第二首作品是由我系“天天打击乐团”带来的李真贵老师创作作品《冲天炮》,活泼欢乐的曲风,清脆悦耳的锣声,以及杂耍般的演奏技巧,人人能演,各个能唱,大家呼喊着,跳跃着,敲击着,表现出重庆江北县地方朴素的人文风情。

中阮协奏曲《绽放》由作曲家苏文庆创作而成,优美的旋律加以古琴曲式的古朴韵味演奏,呈现出中西交替的音乐风格,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德音》是作曲家李博禅秉承《礼记•乐记•乐象》中“唯乐不可以为伪”这一理念创作而成,作品寓意将自然融入音乐之中,描绘出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家高尚的品格与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以此向中国传统音乐致敬。

古筝协奏曲《如是》由作曲家王丹红创作,作者将结构与感情完美契合,而又赋予充满戏剧性的冲击力,既坚守了“传统化”的同时,又将“现代化”融入其中,通过古筝与钢琴碰撞将女性刚强之力展现淋漓尽致。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的代表性曲目,乐曲旋流明亮流畅,乐如其名,主要以乐器模仿雨滴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乐曲描绘了大雨滂沱、小雨滴答的不同声音景观,配合广东音乐的乐器,展现出十足的岭南特色。

二胡协奏曲《巾帼》将女性的温婉柔美,不让须眉的气魄,征战沙场的勇往等融为一章。通过音乐塑造忠诚的、坚强的、勇敢的甚至是饱受孤独的、伤痛的鲜活人物形象,以此讴歌英雄,赞美女性,更以此向新时代的巾帼英雄致敬。

《云之南》取材于作曲家刘长远《抒情变奏曲》中的排鼓片段,创作于2012年并取名为《云之南》。此曲在演奏上以传统中国鼓类的演奏技法为主线,同时也大量运用了西洋打击乐演奏技法,在节奏上运用了复合节奏及流行打击乐的节奏律动,以此表现云南少数民族热情、痴狂的火把节之夜。

《五梆子》由笛子大师冯子存根据华北地区的传统民间乐曲改编而成。这首曲子原本用于戏曲过门,经冯子存的整理加工,赋予了乐曲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个性,深受大众喜爱。后由陈敬臻先生在保留原本梆笛粗犷豪放的特点上改变为竹笛重奏作品,使其更具备音色的多样性,场面也更为热烈,令人耳目一新。

《广东音乐集锦》运用了广东经典小调作品9首,巧妙的将其结合在一起,极具广东音乐艺术表现力。其中曲牌《百花亭闹酒》表现了古时文人雅士饮酒醉歌的热闹场景,《卖杂货》则是一首关于卖货郎一边担着货物一边吆喝的小曲,结构简单精练,描绘出挑担行走于乡村之间的货郎卖杂货的场景。

本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广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感受了民族器乐的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我系艺术实践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是将高雅艺术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的一次积极探素,演出受到现场学生的一致好评。我系将积极组织学校师生服务国家与地方主流文化生活,参与重大文化活动、公益惠民演出以及艺术普惠项目,为区域艺术交流、人才培养、美育教育、文化传承等领域提供服务,助力地方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星海音乐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 05008889号Copyright ©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1990-2013. All Right Eeserved.